12月9日,由合創資本主辦,坪山區產業資本投資協辦的2021 VINNO Day智能駕駛未來趨勢閉門論壇在上海舉行。作為合創資本的年度品牌活動,VINNO Day已成功舉辦三屆,本屆聚焦汽車產業鏈,邀請包括整車廠、芯片廠商在內的汽車產業鏈人士及研究機構分析師,一同探討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以及新四化下汽車行業未來的格局。
論壇包括七場主題分享、兩場圓桌論壇及兩場項目推介。論壇上半場的主題分享主要從整車廠及投資分析機構的視角出發,對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及汽車行業格局變化進行探討與剖析。
上汽集團智己汽車整車研發中心副總工程師兼架構及整車集成部總監康飛
上汽集團智己汽車整車研發中心副總工程師兼架構及整車集成部總監康飛系統性的介紹了新能源汽車技術趨勢和發展機遇,從整車技術角度仔細闡述了汽車產業的發展變局。他表示,汽車正從交通工具轉變為大型移動智能終端、儲能單元和數字空間,但其也面臨用電安全性、續航里程焦慮、充電效率低及電池性能衰減的問題。新四化將汽車帶入了“屏芯”而論的時代,娛樂系統顯示向大屏化、多屏化發展;車載控制系統向多芯片,多系統發展。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可以借鑒計算機和通訊行業的發展演變。未來汽車技術發展的核心任務是解決傳統汽車制造行業與新興IT行業結合的矛盾,需要創新出汽車界的“摩爾定律”和 “安迪-比爾定律”。TEAMS(時間、能耗、感知、成本、安全)是汽車產業未來發展和產品競爭力的核心。
東風汽車東風資產副總經理熊家紅
東風汽車東風資產副總經理熊家紅介紹了東風產投的發展思路,怎樣通過產業資本的力量促進汽車產業供應鏈國產化,建立整機廠的生態建立。他表示,1990-2010年間,傳統汽車公司資金來源三個方面:自身發展積累運營資本、信貸資金、上市融資。而2010年以后,傳統汽車公司開始培育新業務,外部融資并走向資本市場。而新造車勢力的運營模式與傳統車企存在較大區別,科技公司的投資呈現產業+資本雙輪驅動的模式。
論壇下半場的嘉賓主要從汽車電子供應鏈視角出發,對國產化替代及生態發展,未來產業鏈的機遇與挑戰提出自身的想法與見解。
MINIEYE董事長兼CEO劉國清在主題為《智能駕駛產業鏈的國產化生態》的演講中表示,供應鏈正在重構,國產化趨勢明顯。MINIEYE在自動駕駛領域,專注于感知、規控、定位以及高精度地圖等核心技術的研發及產品化,主要產品覆蓋:L0-L2級ADAS產品、L2+和L2++級自動駕駛產品、智能座艙感知與交互產品 、與戰略股東四維圖新聯合推出的眾包自動駕駛地圖產品。劉國清介紹了MINIEYE旗下的產品及相關應用場景,并表示基于Camera、Radar、IMU、Ultrasonic等傳感器的融合產品已經量產進入比亞迪、東風、江淮、江鈴、重汽等80+款車型。
芯馳科技公關總監黃海婷在主題為《產品先行,生態助攻,重塑產業芯格局》的演講中表示,中國汽車芯片供應幾乎完全依賴國外進口,供應鏈戰略風險巨大。國家積極支持新能源產業及智能網聯產業的發展,汽車從傳統機械也逐漸轉型為智能移動終端,從底層芯片到電子電氣架構、軟件生態將面臨新的變革,整個汽車產業鏈將面臨重構,更加多元開放,所有入局者面臨著新的機會。她指出,E/E架構的演進推動了原有功能的快速融合,催生了對核心域主控芯片的需求。除了駕駛屬性外,車輛的服務屬性逐漸增加,智能化+網聯化成為主旋律,開放的生態也更加重要。
美均電子董事長周志華
美均電子董事長周志華在主題為《新型汽車電子電氣架構下的機遇與挑戰》的演講中表示,特斯拉引領了E/E架構的變革,目前E/E架構處于“域集中/融合”和“DCU+分區ECU”兩個階段。面對行業與技術變革,組織轉型、實現融合是企業(主機廠、供應商)應對之道的“第一步”。歐美、日韓的汽車產業均形成了“芯片-零部件-OEM”的完整生態,我國汽車電子產業鏈也必將加速融合。域控制的實現依賴于主控芯片、軟件操作系統和中間件、應用算法等多層次軟硬件的有機結合。
四維智聯首席執行官蔣晟
四維智聯首席執行官蔣晟指出,相比難度極高的自動駕駛技術,智能座艙技術不僅簡單好實現,還是現階段用戶可以直接體驗的智能服務。智能座艙也因其強大的商業落地能力、更強的可自定性,以及更直觀的用戶感受能力,已經成為了各大車企競爭的一大重點領域,因此智能座艙便成了各個車企的主要創新點和差異點。自動駕駛時代的智能座艙必定是依賴于5G+V2X的通信技術,實現車與人、車與車、車與基礎設施、車與云端、車與后臺之間的有效互聯。讓車輛脫離了信息孤島時代,并使之成為城市、物聯網、互聯網、能源網的中轉節點,成為未來智慧交通的重要一環。人類的需求重點也是智能駕艙服務的重點,在自動駕駛升級過程中逐步上移,智能座艙的定位也會逐步發生轉移。因此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兩大系統將在未來高度聯動。
圓桌論壇環節分別圍繞“汽車市場的發展大變局”和“國產零部件企業在全球競爭格局下的創新機會”兩大主題,各位嘉賓都積極貢獻了自己的行業看法,也給參會的企業家和投資人給予了寶貴建議。
項目推介環節,行易道創始人兼CEO趙捷向大家介紹了公司的發展歷程、產品布局及其商業應用。行易道聚焦智能駕駛和智慧交通的高端毫米波雷達產品,在高級智能駕駛的成像雷達方向,擁有前向成像(4D)和側向成像(SAR)兩種技術方案。行易道定位為國際主機廠提供毫米波雷達產品,現已進入韓國汽車供應鏈。踏歌智行聯合創始人周華生展示了踏歌智行在露天礦無人駕駛應用方面的解決方案和實踐案例?!皶绻取?露天礦無人駕駛運輸解決方案的系統以露天礦為主要應用場景,基于車、地、云高效協同作業,提供無人運輸一站式解決方案,助力智慧礦山建設。